|
发表于 2021-2-14 1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个服务过好几个华为员工家庭全面理财的买方投资顾问,对这个问题还是有切身的体会。
首先,华为的员工收入确实是非常高。我们服务的几个华为员工家庭,基本都是华为工作几年到十几年的员工,职位上基本以研发工程师或一些部门中层为主,普遍收入都能在80-200万/年之间。
我们主要服务几百万到几千万金融资产的家庭全面规划,这里面金领家庭和中小企业主是使用我们公司服务最多的两大重点人群,华为的员工显然属于其中的金领家庭模型。
跟其他的金领家庭情况(例如我们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员工或者外企中层们)想比,华为员工的收入倒也未见得明显更高,但华为的人跟其他金领们比,确实是有一个很特殊的共性的,就是他们普遍在深度咨询时候都会反馈我:在华为工作真的太累了,为了保命真想提前退休。
我们在服务客户的财务咨询时候,非常看重不同家庭模型的长远财务目标排序。在诸多的收支模型中,金领家庭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百万量级,可能会有一些股票股权,家庭支出普遍也在50-80万之间,考虑到支出后的家庭收入净结余大致在50-150万/年的水平。绝大多数金领家庭的情况大差不差是这样。
相比于其他模型的高净值家庭,金领家庭有一个特别显著的区别,就是他们对于“提前退休”这个财务目标的排序极其靠前,通常都是在人生的财务目标中排序第一。
这一点想想确实也合理,金领家庭收入普遍比较高,按照这样的工作岗位干到退休,显然一辈子养老是衣食无忧的,比绝大多数白领家庭要宽裕得多。而收入方面在公司上班赚取优渥的收入,又毕竟比中小企业主自己创业有了今天没明天要稳妥得多,也不用考虑太多生意上突然崩盘的问题。那么在马斯洛人生需求上面,安全感的需求和基本生活开支的需求其实是完全解决的,接下来浮出水面的需求,可不就是更高层点的需求:提前退休,让自己的人生更从容。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华为工作虽然荣誉感很高,但工作确实是太累了,对于很多华为员工来说,提前退休这一目标的优先度,比一般的金领家庭其实远远是更迫切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员工(以及其他金领家庭们)面对的家庭财务结构和风险是比较有特色的,首先他们的人生绝大部分资产来源于未来十几年二十年的收入积累,但这样的收入首先是要能健康活着才能在竞争积累节奏紧张的工作岗位赚到这样的收入,而工作很辛苦也确实有可能带来健康问题甚至猝死等风险,对于这样的家庭我们通常会首先考虑为他们配置比较高额的定期寿险和医疗、重疾险,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工作期做收入的替代。
尤其是金领家庭收入很高,这种收入替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面临的可能是未来十几年几千万潜在收入赚不到的问题,远比普通白领工作一生可能就赚三五百万的风险要大。而相对这样的保额风险问题覆盖而言,一年大几万块的保费又是金领家庭很有余力承担的。在整个财务人生的资产结构规划角度而言,这个甚至比现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能否每年高两三个点更重要得多,金领家庭们是一定需要注意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其实是可以重点说说的,就是对于金领家庭而言,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踏踏实实工作到五六十岁,这样的话人生赚取的千万量级的收入积累,可以很充裕的应对退休养老问题,并不像很多白领家庭一样,有特别迫切的老年医疗风险和养老消费压力,因此在是否一定要采取终身保障或长期年金这方面,其实对于金领家庭是个可选项:自己感觉想更简单点哪怕稍贬值点也没关系就选,自己感觉想市场化投资回报高点就不选。
在基本的风险覆盖解决之后,接下来就是财务资源的积累,越早开启市场化投资,积累越多充足的资产,越能比较从容的安排自己的提前退休规划。
金领家庭通常自身的工作都非常忙,难以有很大的精力去学习投资,所以在我们的经验来看,相对于其他模型下的家庭,金领家庭会分为三类人,比较有特色的去处理投资问题:
1、有一部分比较有主见比较喜欢主观决策的金领,往往会对自身的智力认知能力自视甚高,这样的家庭往往会在自家资产中拿出不少钱投资于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比如投资于自己所在行业的优秀公司股票、投资于身边同学朋友的早期创业项目、自己独立研究特别感兴趣的某个领域(例如专门炒作学区房)等。
这样的好处当然很明显,因为金领们通常都是学历智商和社会经验上佳的社会精英,认知能力确实远强于社会平均意义上的普通人,在真正熟悉的专业领域去做投资,成功率也胜于常人。
面对这样的家庭,我们会提醒他们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是分散度问题。有时候越是聪明人越容易过于自负,对自己认可的东西过于执着,万一面临真正逆境的时候,往往不容易改变自己的观点,如果事后看确实看错了,往往投资功亏一篑。这个问题的发生其实是无法避免的,但分散结构是能够缓解这个问题的,给自己投资于某一个单类的集中度限制在家庭资产的20%以下,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个问题,真看对了其实也不耽误自己赚大钱。
2、有不少的金领家庭是单职工家庭,一个金领在外打拼工作赚钱,家里是全职太太或者全职先生照顾家庭,有的金领会把掌握家庭财务投资规划的职责交给家里的太太/先生来执行。通常而言这样的家庭在投资方面会相对更稳健保守一些,其实是适合金领家庭适合的特征的。
这样的家庭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有时候会显得过于保守,例如就投资了一些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品种,买了很多的内地/香港的储蓄险年金险,风险确实很小,但这样的投资结构其实是无益于整个家庭的提前退休战略目标的。因为这样的投资结构回报比较低,在规避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同时,增加了通胀风险问题,如果家庭资金大部分投资于此类结构上,会让“积累够足以提前退休的财富量级”这一目标实现的更慢更久,这样家里的金领先生/太太们就势必全职辛苦工作更多年。
3、还有一类金领家庭非常忙,倾向于让专业人士来协助打理资金。主动找到我们公司的家庭当然就属于此类。金领家庭由于自身的学历素质都比较高,一旦有了“我一定要找到专业人士来协助我理财”的想法以后,其实对于专业人士的能力认知程度,以及对于双方的分工划分意识,其实是明显好于其他类型的家庭的。
我们在给金领家庭做全面财务规划咨询,以及后续应对市场变化持续执行和调整投资组合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金领家庭相对于其他的家庭更好沟通。比如金领家庭都很聪明,看人特别重视看这个人有没有逻辑体系,虽然自己不做金融专业,但我们就金融专业给他咨询中讲的逻辑体系他们能很快触类旁通的领悟,从而也很容易识别到底哪家理财公司更专业,不容易被误导。另外金领家庭对于自身认知也更清晰,一旦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可了专业人士有价值以后,是特别放心的把专业方面的事情交给我们来处理的,干预程度相对低,不像很多企业主的掌控欲那么强,企业主们即使聊了很久很认可我们,但还是下意识的会倾向于自己去掌控管理投资决策行为。
金领家庭在投资组合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实是比较从容的。因为未来的持续收入比较高,每年家庭通常也是净结余,也不需要像很多企业主一样随时保持很高的流动性去应对企业突发开支,所以金领家庭对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承担能力都是比较高的,如果不追求非得提前退休或者退休特别高品质的话,金领家庭对于通胀风险其实也能承担。
在这样的财务背景前提下,对金领家庭的投资组合战略结构设计上,我们能从容选择的方式会比较多。如果家庭比较注重提早退休的可行性,我们通常会多为他们考虑投一些股类投资、适度存在信用风险的信托和债券投资;如果家庭追求比较保守稳健,不惜适度承担贬值风险,那么多买一些年金险、储蓄险、信用风险小的长期债券多投一些,往整体回报低于国内的海外市场多放一些资金,都是可行的。
对于我们服务过的华为员工家庭来说,我们上面这两类战略结构方向都是涉及到的, 因为确实不同的家庭客观主观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的,需要综合的考虑。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华为这个公司确实是民族企业里最优秀的之一,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企业出现,才能带动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走向真正的高端制造业国家。也希望各位金领们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觉得我写得不错,那就留下你的赞吧!
====================
作者介绍:我是吴清扬,金融从业十年,曾在某上市银行北京分行负责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部门多年,带领几百人理财团队服务从上市公司百亿身家股东到各企业中高层经理人为主的高净值家庭,期间主导设计发行了十几家上市公司融资项目,以及各种知名私募对冲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共计百亿,从银行离职后创立了北京帆贝投资,担任私募对冲基金经理主管投研工作,并创立了国内最早经营付费咨询服务的买方投顾品牌新竹理财,大幅改造了传统理财服务的投资逻辑和服务流程。对股票、债券、信托、衍生品、股权投资、海外投资等全方位的金融投融资策略,具备很丰富的直接投资研究和产品设计经验,帮助过几百个高净值家庭进行全面、高层次的财富管理决策。
个人微信:xinzhutianping
财富管理公众号:新竹财富
个人内容公众号:天平大王砍投资
知识星球:天平大王
微博:天平大王 |
|